En
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海岛山地型黎族文化康养旅游度假区——中外游客的康养天堂和黎族百姓的幸福家园。
赏牙胡梯田丰收美景
发布时间: 2021-02-05 16:41 来源:走读家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原标题:如果有一半海南人知道了这里......

 

《走读家》微信账号:zoudujia2012

图片| 吴家光 文字| 老街斜阳 编辑| 阿端

 

  编者语:景点都已经到了看人头的境地,如果有一个地方又美丽而又没有什么人知道,只有自己静静地欣赏陶醉......牙胡就是这样的地方。但如果这篇文章发出后,有一半(我说万一)海南人知道了这里,那结果......(题图/10摄影)

  牙胡梯田非常壮观,耳有所闻。这次随走读团队到牙胡走读,确实如此,比耳闻更觉震撼和惊奇。

 

 

  虽然万倾高低有致的田地,水已放干,稻也已开镰割得几乎干净,景色依旧很美。一匝一匝阶梯田地黄绿相间;黄的是土地本色,绿的是田边萋萋青草,似彩带缠绕飘荡在山坡上。
牙胡的梯田,以其形态优雅,山拢雄伟,云蒸霞蔚,气势恢宏,景象瑰丽,变化万端,的确使外来游人如痴如醉。

 

 

  牙胡是个村委,辖下的自然村牙防是我们这次去看牙胡梯田落脚的地方。深山把村子四周围住,壮观无比的梯田就在身旁。一条已为政府硬化的路,绕山而来,盘山而上,垂直不非三五里的路程,但这么弯弯曲曲,就二三十里。牙防村十几户人就聚居在一个山腹里的山坡上,旁边一条山溪,潺潺流过,是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其实这里已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地方了,但在四周峰峦绵绵围拢中,它更像一个盆地,一个聚宝盆。

 

  图示鹦哥岭-鹦哥嘴

 

  站在村头,举目四望,你可以伸手指点名山奇峰。这是五指山,那是鹦哥岭,过去一点就是黎母山,而尖峰岭、七仙岭却还在带着它众多兄弟赶路走过来。众山围拢,群峰汇聚,一时热闹非凡,便给这里送来了宝盆。这宝盆有多大?你站在这边往对面看,云遮雾罩,只能见山峦如黛,帖在苍穹上,不识其深远!这真是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遗给人类的一块璞玉,等待居民雕琢研磨,以便让其光芒四射。先民有慧目,选择这里聚居,退可以刀耕火种,进可以狩禽猎兽,在漫长的岁月中度过人类最初的困苦时期。

 

 

  从刀耕火种到造梯田而劳作,这要经过多少岁月?这要经过多少代的艰辛?恐怕没有人能屈指数得出来!可能很久很久以前,居民们就懂得凿崖修坡造梯田,但造就成今天这个规模,应该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开始吧。这里有驻地子弟兵流淌的汗水;有山外干部、学生留下的影子……当我们站在高高的坡顶上,长风浩荡,吹拂着我们的衣摆,赞叹它的壮美时,我们同时也体会到瑰丽图景的背后是先人辛勤汗水洇出的!

 

 

  车到牙防,已是夕阳西下,抬头群山,霞光绚丽,山脊上跳耀着夕阳的光芒。也没等车停稳,网友们就急着要下车了。行装也没卸,急急往山上赶。路是顺着山崖开凿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山沟山壑。路还算宽阔,可容小型拖拉机上山。

 

 

  行不到二里路,梯田就开始出现。越是往上走,视野就越开阔,极目之处尽是成片成片的梯田,漫山遍野,气势恢宏。我们就一路行一路地拍照,拍收割后的山野,拍余下的有限的几块带着金黄色彩的稻田,以及忙于挥镰,忙于脱谷的村民。小小的脱谷机“嗡嗡”地响,给收割后宁静的山野奏起一曲牧歌。割后余下的禾草就晾在垄头上,已经干枯的就被点燃,于是旷野上“狼烟”处处,犹如刚刚息鼓匽旗的古战场。

 


  我们一直往上走,直到梯田尽顶。往上,可能水源难于到达,种的已是耐旱的花生和一些蕉林之类果树。

  我们就立在高高的山顶上,俯视脚下,漫山遍野尽是一畦畦一层层一梯梯的田,从山麓漫上来。漫山遍野就都像是数千条彩带在飞舞,缠绕在这边山头那边山头,柔曼婀娜,飘逸潇洒,说不尽的优美!

 

 

  我们就立在那山头呆着,仿佛僵化了。晚风浩荡,分外凉爽。风吹拂着我们的衣摆;吹拂着姑娘们的马尾辫子,像钟摆似的晃动。暮色拢上来,天色一点一点地昏暗。美景就一点一点地消失……

 

 

  回到村子,球场上已亮起灯光,一大群小伙子在打球,旁边还有不少小伙姑娘观看。这般景象,我们以往在别的村子都没有发现,那里大都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莫非仙境似的家乡留住他们的青春,滞住他们轻快的脚步?

 

 

  当晚就在那球场上,我们支起帐篷。球场硬化了的地板在白天被晒得燠热,人睡在内头就像焖地瓜。好不容易熬到下半夜,闷热散去,昏昏欲睡之际,山中鹧鸪一声长一声短“咕咕”地叫,把天叫出麻麻亮。虽然睡意缱绻,但为了赶看朝霞下牙胡梯田的美景,揉揉眼睛就爬起来上山。

 

 

  村民早就起了。一路上便见“啪啪”的摩托车从后边开过来,车后挂着媳妇,甚至还带孩子上山的。夏收时节,农家是男女老少全皆“披挂上阵”。

  牙胡梯田的晨景又是另一番景色。黄昏时它是一点一点地隐退,从清晰到模糊。早上却相反,从灰暗一点一点地亮,从模糊到清晰。但黄昏的隐退是有序的,没什么变化,过程单一。早晨的渐渐清晰,却变化万端,气象万千,变幻莫测。当我们登上昨天的山顶,俯视间只见整一个硕大的山坳满是乳白色的雾云,气雾翻滚。

 

 

  太阳从山那边一点一点浮起来,霞光一丝一丝透进山野间,云雾滚动着一点一点往上挪,但是无论怎样地挪,就是挪不过山峰。美丽的景象就在这时产生出来:巨大的坳盆底部的梯田、蕉林和几株傲立的椰树都清晰可见,早晨的阳光给它们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山峰的顶部此时也受到晨光的洗礼,圣洁的轮廓也绰约可见。但是聚集在山的腰峦的云雾却依旧隐去一切,峰顶便带着圣洁的光芒浮在那云海上,仿佛蓬莱仙山仙境。景象之美,非笔墨所能形容,言语所能讲述。也只有置身于大山坳里,人们才有幸一睹它的丰釆!

 

 

  诗云:

  其一

  稻香天近晚,

  人勤山醒早。

  疑入仙山境,

  炊烟识人间。

 

 

  其二

  凿崖修山堪比宝,

  深山可耕景更好。

  欲借田梯登云汉,

  桃花源里割禾忙。

  (完)

 

 

  因为有分享 所以我快乐
  图片/吴家光 文字/老街斜阳

 

 

  走读家

  摄影·文化·旅行

  公众微信号/zoudujia2012

  主编/阿端/微信号/duanpic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走读家咖啡

  zoudujia.taobao.com

 

  来源:走读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buP6T_pfeBZYNR--TenEQ

  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