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海岛山地型黎族文化康养旅游度假区——中外游客的康养天堂和黎族百姓的幸福家园。
牙胡梯田承载着丰富多彩的黎族文化
发布时间: 2019-05-26 16:22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文化资源

   牙胡梯田是黎族从狩猎走农耕、从蛮荒走向文明的核心载体、历史舞台;农耕文明与黎族传统文化元素的集中来源。牙胡梯田承载了海南黎族的生存文化。

   区域深厚的稻作农耕文化

   大量的出土文物,丰富的稻种,优越的自然条件,百越文化的传播,证实黎族先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从黎族垦植“山栏”稻看其原始社会生产的落后与艰辛;从黎族“牛踩田”栽培水稻看其稻作文化的历史性跨越;从黎族栽培水稻“岁皆两熟”看其封建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地梯田的发展,是黎族稻作文化的历史见证,稻神祭拜信阳习俗,凝聚了基础文化符号表征及基础主题元素炼。

   多元立体的黎族文化底蕴

   黎族文化的多样形态

   物质形态文化:黎族物质文化包括民居、黎锦、服饰、树皮布、跟地式纺织机、陶器、竹排、独木舟、铜鼓、铜锡、独木器、竹木乐器等,是项目地设计材质及风貌色彩、纹理来源。

   活动形态文化:黎族活动形态文化包括黎族歌舞表演、器乐演奏、体育竞技、节日习俗、婚丧习俗、工艺美术技艺等,形成了项目地黎族风情文化与地域民俗体验的重要来源。

   精神形态文化:黎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信仰,呈现多元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精神形态文化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文化、艺术等。精神形态文化构成了项目地神圣化、冲击性以及核心吸引力物质基础的重要源泉。

   从整体上看,物质形态文化具有独特的质感,主要表现在采用材料的独特,造型独特,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活动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具有古朴、神秘、朴素的特点。除此之外,还透露出“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黎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项目地项目产品、景观、吸引力、基础设施元素构建的重要来源。

   原始崇拜文化元素

   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一样,海南黎族信奉万物有灵,他们有着对人类造物的深刻信仰。在早期与自然联系的过程中,黎族人民的原始生态意识充分体现在人与自然亲密关系上。黎族先民将他们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服装、饰品、器具,甚至是身体上,以此来表达强烈的崇拜情绪,并促使黎族人民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性氛围。这是具有神圣意义的原始崇拜,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等三个方面,它们一道构成了黎族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是其原始崇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在形式上是直接对自然物体进行崇拜,实质上是对各种各样的自然“鬼神”进行祭拜,以保持其自然宗教的原始特征。主要包括:天崇拜、地崇拜水崇拜、石崇拜、山崇拜、火崇拜、火崇拜、日月崇拜、风崇拜、树崇拜、鬼魂崇拜。

   图腾崇拜

   据史料推测,海南黎族的图腾崇拜大约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其特点是认为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植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谋种关系。主要包括动物图腾崇拜以龙(鱼)图腾崇拜、鸟图腾崇拜、牛图腾崇拜、猫图腾崇拜为主;植物图腾崇拜以葫芦瓜图腾崇拜;木棉、芭蕉、番薯图腾崇拜;竹崇拜等为主。

   祖先崇拜

   黎族人普遍认为祖先鬼比其他鬼还要可怕,平时禁忌念祖先的名字,怕祖先灵魂回到人间,导致家人生病。甚至有的还认为始祖和二三世祖先鬼是最大的恶神,严重疾病或生命处于垂危状态,都是这些祖先鬼作祟的结果。主要包括祖先鬼、天鬼、地鬼、雷公鬼、山鬼、水鬼、肮脏鬼、饿死鬼、火鬼、灶公鬼、疯癫鬼等。

   对于黎族文化风情特别是原始崇拜文化元素,是黎族文化景观小品及形态设计的精神具化来源;地域文化的旅游化、具象化表达,成为产品表达等出路。

   黎族艺术独特元素

   黎族文化是牙胡地域文化的核心支撑,具备一定地域性等特色文化。

   图案文化元素

   图形设计是现代旅游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形的形成,记载着历史,积淀着文化,代表着地域,体现着时代,蕴含着精神。黎锦和文身通常是黎族传统图形的载体,按照图形的表达对象来说,基本分为四大类,即人文图形、动物图形、植物图形和组合图形。这些图形体现出设计的功能美、形式美和内涵美的特征,涂释着黎族人民农耕制作、安居乐业、珍惜生活的传统美德;关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观念;宣传弘扬民族精神和坚守民族习俗的传承品质。

   ——人文图形:狩猎图、农耕图、婚庆图、大力神纹、祭祀图等。

   ——动物图形:鹿纹、龙凤纹、牛羊纹、鱼龟纹等。黎族妇女依据生活中所熟悉动物为题材。

   ——植物图形:运用自然中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植物为创作对象,精心构思设计,形成象征民族吉祥寓意的图形。植物纹一般使用在织锦筒裙的最下方。黎族人们崇拜自然,尊重自然,追求“道法自然”,在织锦筒裙的最下方为植物,中部为人纹,最上方则为人们所信仰或崇拜的图形纹样,整个筒裙展示出天、人、地的和谐画卷,彰显民族的宇宙观念。

   ——组合图形:在人文图形、动物图形、植物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图形的组合和重构,全面记载历史生活。如:婚庆图,把多人欢庆时的姿态、欢庆的场景概括出来。

   ——立足文身:黎族对自然、先民以及图腾的崇拜,反映出黎族人民强烈的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大致有以下儿种:龙(蛇)纹、雷神纹、青娃纹、花猫纹、萌卢瓜纹、竹子纹、核榔纹、巫术辟邪纹和装饰纹等。

   色彩文化元素

   强调“五色鲜明”:

   黑色,寓意着一种吉祥、永恒、庄重、辟邪;

   红色,寓意着地位、尊严和权贵;

   黄色,寓意着男子的健康、阳刚、精力旺盛;

   绿色,寓意着生命力;

   白色,寓意着妇女心灵纯洁、心地善良。

   在旅游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追求“道法自然”,这种“道法”就应尊重自然的颜色把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和谐生动的勾勒在“道法”底色上,体现色彩组合的艺术美。旅游景观所采用的材料也决定着地域色彩,海南本地的石材通常有红褐色、青色的火山岩,灰白色的岩石,以及深棕色的木材,这些材质的使用,在色彩上也承载着地域性。

   材料文化元素

   竹子和海南黎族人民有着淳厚的感情。在黎族的发展过程中竹子一直伴随着黎人的发展,延续至今,在建造船形屋时,竹子是房屋结构的主要材料。船形屋在黎语被称为“布降亭竿”,是竹架棚房的含义。在生活中,有关竹子的器物比比皆是,如:竹子制作的弓弩、捕鱼婆、竹搜、腰篓、米蹄、竹椅,在饮食方面的竹萝、竹筒饭,在抗战时的竹炮,在文艺方面的竹竿舞,制成的竹木器乐等,以及用竹木制作而成的打击乐器。在石材方面,主要有火山岩,颜色有深灰色和深褐色两类。在旅游景观设计中,运用火山岩,在绿色的映衬下,色泽上可以装点景观,机理上给人自然、亲和的心理活动。海南树木茂密,植物种类繁多。在海南本土的旅游景观设计中,木材的选用一般选择色彩比较素雅,营造原生态的自然感觉,突显出稳重、高档朴实的空间氛围。同时,海南日照时间较长,降雨多,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木材使用要妥当。面对降雨多,日照时间长在木材选择上通常使用菠萝格。

   艺术文化元素

   黎族音乐(宴饮对唱、宗教仪式曲、祭祀仪式曲、贺喜曲、娱乐、生活劳动曲、口技曲)、乐器(数量不少于四十种)、舞蹈(教祭祀类、生活习俗类、娱乐喜庆类、生产劳动类)、雕刻艺术(木雕、骨雕)剪纸艺术等。

   整体形成了以“四度共构”的生态景观、海南地域风情、黎族民俗活动、稻作文化、信仰崇拜文化、服饰文化、纺织文化、图案文化、色彩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等立体的黎族文化元素为表征的特色风情和文化基因。基于“海南黎族梯田”为主题线索,强化“热带风情+海南地域特色+稻作文化+黎族风情+五指山/鹦哥岭山区特色”的氛围培育。

   在实际的设计中,景观设计一定要立足于热带风情、海南特色、黎族文化基因,将设计放置于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的大背景中,在提取设计要素时,不但要注重“形”的提取更要注重“神”的内涵,使有限的形象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从而达到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理想效果。注重造型语言、色彩关系、材料选择、工艺技术的提升与拓展。同时,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强化黎族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化、良好的空间场所、简洁的特色。

   地域红色文化资源

   毛阳是著名革命老区,曾是琼崖革命纵队司令部旧址所在地。1947 年春琼崖革命根据地在毛贵乡(今毛贵村委会)创建,同年 10 月 20 日至 11 月 30 日在毛贵召开全军第一次代表大会;1948 年秋和 1949 年春夏琼崖纵队司令部在该地策划和指挥三大攻势战役,并且迎接我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因此毛贵乡被誉为“海南的西柏坡”。 位于毛阳镇“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和红色生态旅游景区”是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旅游景点之一,同时也是海南第一个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集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服务岛内外的旅游景区。

相关稿件